首页 |
常用药 |
民间偏方 |
淘宝店 |
补益药 |
祛风药 |
清热药 |
解毒药 |
疗肺药 |
理胃肠 |
利水药 |
跌打药 |
原著《中药大全》: 补益药 | 消导药 | 解表药 | 泻下药与润下药 | 祛风药 | 芳香开窍药 | 安神药与平肝熄风药 | 利尿逐水药 | 清热药 | 解毒药 | 固涩药 | 止咳平喘化痰药 | 疗肺药 | 祛风湿药 | 理胃肠药 | 祛寒药 | 驱虫药 | 利水药 | 外科药 | 理气药 | 跌打药 | 动物药 | 矿物药 | 理血药 | 补养药 | 中药秘方 儿科偏方 |皮肤科偏方 |男科偏方 |五官科偏方 |肿瘤科偏方 |妇科偏方 |奇方妙方 |外科偏方| 内科偏方 |美容偏方 中成药大全: 内科中成药 |骨伤科中成药 |妇科中成药 中药养生:药酒大全|茶饮保健 |保健类 食材大全: 畜肉类 |其它食疗 |禽蛋类| 蔬菜类| 瓜果类 |茎叶类| 菌菇 |鲜果类 干果类 |鱼类 |水产类 |
按拼音查询:A B C D E F G H J k l M P Q R S T W X Z |
清明柳(中草药名称:垂柳)(中药大全科目:杨柳科)
别名:大叶柳。
植物名:垂柳。
生长环境:本品为落叶乔木。喜生于水边或堤岸、水池旁,作固提或观赏用。
分布:产我国长江以南及北部各省,广东除海南岛外,到处有生长。
入药部分:枝、叶。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涌边。
性味:性微凉、味淡。
功能:清热。
主治、用量和用法:1、外感发热:用干枝连叶1至2两,清水煎服;2、湿火骨节痛:用法同上;5、口角歪斜:用枝钩口角。向左歪则钩右,向右歪则钩左。
验方:(治湿火骨节疼痛方)清明柳1两、桑枝1两、枸杞头1两、清水五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湿为六气之一,如伤湿化热,成为湿火,流于骨节,为湿火骨节疼痛。本方用桑枝、枸杞头、透络舒筋,利湿清热,清明柳解郁热,合成利湿清火之剂。对于湿火郁结,内灼筋骨而致的疼痛有效。
(方歌)湿火为患骨节疼,清明柳用枸杞头,桑枝合来各一两,五碗煎成一碗收。
参考资料:《广东中医》(1959.1)开平县第一人民医院某老中医治麻后肺炎的秘方:马口水、垂杨柳,此方仅二十余天就把43个麻后并发肺炎的垂危病人挽救过来,方如下:
(一)1、马口水250~500毫升,用米喂马,在马口两角流出之口水;2、垂杨柳(新鲜)40~60克;3、糯米少量(或白米)。
制备:取马口水、垂杨柳、糯米,共置瓦煲中以明火煮沸30分钟,静置片刻,倾出全部清液,盛于器皿中,作随意饮料。
(二)马屎干6~10克、鲜垂杨柳40~60克、水500~600毫升。
制备:取马屎、垂杨柳、水,共置瓦煲中,以明火煎沸30分钟,用纱布滤过,或静沉清20分钟,倾出清液,先取30~50毫升,置“凹盅盖”中,用马牙研磨20分钟,至溶液呈乳白色即先服。其余作随意饮料。
(三)马牙、垂杨柳。1、取垂杨柳40~60克,加水500~600毫升,置瓦煲中明火煮沸30分钟,静置片刻,过滤取其滤液,冲药服用。2、取冷沸水30~50毫升,置“凹盅盖”,用马牙研磨20分钟,至其水溶液呈乳白色时,即可用垂杨柳汤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