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用药 |
民间偏方 |
淘宝店 |
补益药 |
祛风药 |
清热药 |
解毒药 |
疗肺药 |
理胃肠 |
利水药 |
跌打药 |
原著《中药大全》: 补益药 | 消导药 | 解表药 | 泻下药与润下药 | 祛风药 | 芳香开窍药 | 安神药与平肝熄风药 | 利尿逐水药 | 清热药 | 解毒药 | 固涩药 | 止咳平喘化痰药 | 疗肺药 | 祛风湿药 | 理胃肠药 | 祛寒药 | 驱虫药 | 利水药 | 外科药 | 理气药 | 跌打药 | 动物药 | 矿物药 | 理血药 | 补养药 | 中药秘方 儿科偏方 |皮肤科偏方 |男科偏方 |五官科偏方 |肿瘤科偏方 |妇科偏方 |奇方妙方 |外科偏方| 内科偏方 |美容偏方 中成药大全: 内科中成药 |骨伤科中成药 |妇科中成药 中药养生:药酒大全|茶饮保健 |保健类 食材大全: 畜肉类 |其它食疗 |禽蛋类| 蔬菜类| 瓜果类 |茎叶类| 菌菇 |鲜果类 干果类 |鱼类 |水产类 |
按拼音查询:A B C D E F G H J k l M P Q R S T W X Z |
刺猬皮为少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原名猬皮。
别名:仙人衣(天津)。
来源:为刺猬科哺乳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干燥外皮。均为野生。
产地:主产于河北、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其他各省亦有生产。
性状鉴别:刺猬皮呈扁囊状或不规则的片块状。大小不一,长宽约20厘米左右。外面密生硬刺,刺长1.5~3厘米,坚硬如针,白色、灰白色或灰褐色,边缘多生有灰褐色软毛。内面灰白色或污黄褐色,去净油肉的在刺的基部显小疙瘩。气腥臭。
以刺毛整洁,内面无油肉残留者为佳。
功效与作用:疏风散瘀,行血止痛,其作用为收敛。
炮制:剁成小块用滑石粉烫黄。
性味:苦、平。
归经:入胃、大肠经。
功能:活血,解毒,止痛。
主治:胃痛,子宫出血,便血,痔疮。
临床应用:为治疗痔漏的常用药,对痔疮出血,为配槐米炭、地榆炭,方如猬皮汤。
又治胃脘痛和反胃,取其有散瘀止痛作用。常配高良姜、延胡索、香附等制散服食。
用量:3~4.5g多煅成末入丸散剂,或和其他汤药冲服。
处方举例:猬皮汤:刺猬皮末(煅)3g(冲),槐米炭9g,地榆炭9g,浓煎服,每天2~3次。槐米炭和地榆炭可复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