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用药 |
民间偏方 |
淘宝店 |
补益药 |
祛风药 |
清热药 |
解毒药 |
疗肺药 |
理胃肠 |
利水药 |
跌打药 |
原著《中药大全》: 补益药 | 消导药 | 解表药 | 泻下药与润下药 | 祛风药 | 芳香开窍药 | 安神药与平肝熄风药 | 利尿逐水药 | 清热药 | 解毒药 | 固涩药 | 止咳平喘化痰药 | 疗肺药 | 祛风湿药 | 理胃肠药 | 祛寒药 | 驱虫药 | 利水药 | 外科药 | 理气药 | 跌打药 | 动物药 | 矿物药 | 理血药 | 补养药 | 中药秘方 儿科偏方 |皮肤科偏方 |男科偏方 |五官科偏方 |肿瘤科偏方 |妇科偏方 |奇方妙方 |外科偏方| 内科偏方 |美容偏方 中成药大全: 内科中成药 |骨伤科中成药 |妇科中成药 中药养生:药酒大全|茶饮保健 |保健类 食材大全: 畜肉类 |其它食疗 |禽蛋类| 蔬菜类| 瓜果类 |茎叶类| 菌菇 |鲜果类 干果类 |鱼类 |水产类 |
按拼音查询:A B C D E F G H J k l M P Q R S T W X Z |
泽兰为较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中品。古代与佩兰(兰草)已有混淆,至李时珍起将二物明确分开。
别名:地瓜儿苗。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瓜儿苗及其变种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全草。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茎方形,高约30~120厘米,粗5毫米左右,黄绿色或黄褐色,节明显,紫色,质脆易折断,中空。叶对生于节上,有短柄,多皱褶或破碎,完整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狭窄,边缘有粗锯齿,疏生毛茸,灰绿色,叶面有凸起小点,叶背有小凹点。轮伞花以身干,色绿,叶多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鞣质等。
药理作用:活血通经、利尿消肿。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脾、肝经。
功能:活血通经,行水。
主治:月经不调,瘀腹痛,水肿。
临床应用:为妇科常用药。
1、治血瘀经闭、经痛、月经稀少。通经效果较好,胜于月季花、凌霄花等。药性较和缓,但仍要与补益气血之品同用,使消中有补,不伤元气,方如泽兰汤。
2、治产后浮肿,有利尿作用,可用泽兰叶配防己,等分研末,每服6~9g,温酒或醋汤调服。
3、治跌打瘀肿,能活血去瘀,内服和外用均可,常配姜皮、姜黄、银花藤等外洗,如关节热洗二方,可治关节扭伤后肿痛,对消肿填痛有一定效果。单味鲜泽兰叶捣烂外敷也有助于消肿。
用量:3~9g,最常用6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1、泽兰汤(《济阴纲目》):泽兰叶6g,当归12g,白芍9g,甘草4.5g,水煎服。
2、关节热洗二方:泽兰6g,姜皮12g,姜黄9g,宽筋藤15g,银花藤15g,红花6g,水煎,趁热熏洗。